如何有理有据地反驳那些说你孩子太瘦、不长肉的人……
点击上方 ▲ 关注「欧茜医生」了解更多育儿知识
这年头的老母亲老父亲,真的是太不好当!
如果孩子养得不够圆润,那你下楼遛个娃,都可能收获各方的关心问候:
这孩子太瘦了!
你看这小胳膊细的哟~~
……
听多几次,怕是要自我怀疑:我的孩子咋了,怎么不长肉呢?
停!别焦虑。今天我就给大家出个主意,告诉大家如何有理有据地反驳那些说你孩子太瘦、不长肉的人。
首先告诉他们
“不能单凭肉眼观察
就说孩子长得不好”
大多情况下,会说出“孩子太瘦、不长肉”这样的话,几乎都是单拿孩子的脸蛋、手臂、大腿是否圆润判断。
实际上,单凭肉眼判断不客观,体重秤测量会准确一些。
一般来说,婴儿期和儿童期正常体重增长如下:
●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内可能丢失多达10%的出生体重,并且常在10-14日时恢复到出生体重;
●前3个月体重增加约为30g/日;
●3-6个月体重增加约为20g/日,而6-12个月体重增加约为10g/日;
●到4个月时,婴儿体重达到出生体重的2倍,而在1岁时达到出生体重的3倍;
●2岁到青春期之间,体重增长约为2kg/年。
当然,也不需要每天给宝宝测体重!小宝贝的体重常常会因为喝了几口奶、拉了一泡屎一泡尿而发生变化。
测量过于频繁,体重会因为测量条件不同而浮动,老母亲容易因为孩子体重的波动而陷入不必要的焦虑。
此外,测体重重要,观察孩子的吃喝拉撒更重要,孩子的尿量、便便、精神状态等都可以反映孩子的生长状况。
上硬核数据
“我孩子的生长曲线可是
全程在线、表现优良!”
生长曲线图由1张网和7条曲线组成,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辅助工具。
父母测量孩子在不同时期的体重,在图中标记时间相符的体重值,并将这些点连接成线段,多条线段组成的曲线就是孩子的生长曲线。
生长曲线中百分位点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上下,在医生看来就是非常良好的成长——被医生认可的!!!良好的成长!!!!
上面这两幅图都是基本与示范曲线平行
但是有合理的上下波动
如果孩子的生长曲线短期内突然偏离原本的生长曲线位置,无论大起还是大落都是不正常的,例如曲线波动大于2条主百分线。
强烈建议家长从宝宝出生的时候就开始记录相关数据,并且定期儿保,能够直观看到宝宝的生长趋势和变化情况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生长曲线的使用,点击《手把手教你看生长曲线,看完少操好多心》。
孩子生长曲线确实
让老母亲担心了,该怎么办?
甩出生长曲线这有力证据,那些说孩子太瘦、不长肉的人基本可以消声了,做家长的也可以向自我怀疑say bye了。
但孩子成长路漫漫,当孩子的生长曲线确实让人担心了,各位老母亲老父亲可以从下面2点入手排查。
1、膳食安排是否合理?
孩子吃得多≠吃得好。孩子每天通过食物摄入的能量,受吃了几顿、吃了多少,吃的食物能量密度和是否有零食补充的影响。
如果孩子每天进餐次数、分量都正常,就需要考虑食物的能量密度是否出现问题。
举个例子,孩子吃一碗稀粥和每天一碗菜肉蛋搭配的营养餐,虽然食物体积一样,但摄入的食物能量密度是不一样的。孩子没有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,自然会影响生长发育。
应对这个问题,万变不离其宗:均衡饮食。如果您想获得更具体的建议,那定期儿保和儿童保健科医生聊一聊,相信会有收获。
图源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
2、疾病因素,及时发现、就医
在排除膳食因素外,疾病同样不可忽视。内分泌疾病(如甲亢)、感染性疾病(HIV感染、蛔虫)、消化系统疾病等均可引起体重增长不良。
如果孩子吃饭时间变得很长,进食量突然有显著变化,比如增大或减少的情况出现,应该及时联系儿科医生。
写在最后
学了这几招,和其他人battle孩子不长肉这件事上,基本就不会落了下乘。
但为了社会大河蟹,我建议大家还是佛系一点,干不过的时候,赶紧撤,回家抱紧娃的儿保手册,坚定的告诉自己: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速度,会按照他自己的生长曲线长大。
生活的重担已经够让我们费心了,对孩子体重的执念该放下了。
还是做个快乐老父亲老母亲吧……
中奖名单
上周日进行了抽奖活动,中奖名单已经出炉!
↓“最奇葩偏方奖”↓
奖品:《身体岛大冒险-肚子水上运输队》绘本1本
↓“我想抱抱你奖”↓
(竟然有7个,这位小伙伴你经历太多...)
奖品:美国CeraVe适乐肤修护保湿润肤乳(88ml)1瓶
领奖方式:请于12月3日24:00前回复“收件人+联系电话+邮寄地址”到公众号后台哦,编编会尽快帮忙安排奖品寄出~
end
参考资料:
1、UTD:幼儿、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膳食推荐
2、UTD: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
3、UTD:6月龄以上婴儿、儿童及青少年体重减轻的评估
4、UTD:婴儿和青春期前儿童的正常生长模式
5、UTD:2岁以下儿童体重增长不良的病因和评估
6、UTD:资源丰富国家2岁以上儿童体重增长不良
免责声明: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0 年12月。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、健康、用药的科普信息,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。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。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,请给我们留言。
注:封面及正文图片来源网络和包图网。
更多专题
1 | |
2 | |
3 |
点击阅读原文咨询医生